熱流道模具已被成功地用于加工各類塑料資料。如PP,PE,PS,ABS,PBT,PA,PSU,PC,POM,LCP,PVC,PET,PMMA,PEI,ABS/PC等。 任何可以用冷流道模具加工的塑料資料都可以用熱流道模具加工。因而關于塑料的特征,就分外主要了。例如:消融溫度、壓力、黏度、比熱……等都必需予以注重。因為塑料之范疇十分寬廣,于此無法深化其間,但是我們將針對其知識部份加以闡明。
1.可塑化
塑膠之所以可以成形加工,是因為它在溫度與壓力的效果下發生變形,依受熱的溫度分歧,可分為四種形態. 玻璃形態:0~T1,分子在凍住形態,硬且脆,遇壓力則易決裂。高彈性形態(橡膠態)、:T1~T2,因外力可變形,未達熔解形態不易成形。粘流態(可塑化形態):T2~T3,可隨意加工成形。分化形態:T3,塑膠開端裂解,呈現氣體分化物,甚至達燒焦形態。
2.成形前提
(注)以下為普通形塑料之成形前提關于每一種分歧塑料,其相對的成形區域或有分歧,但是其進程剖析皆一樣。因而關于優異的模具設計者而言,應的確調查每一種塑料之成形區域及加工特征。
3.熔化塑膠的活動性
普通的流體(例如:水、油……)其活動形態,皆按照牛頓界說進行。而塑膠熔液看似通俗的流體,其實乃長短牛頓流體。例如:在牛頓流體中,固然剪斷應力有轉變,但其粘度卻不變。而塑膠熔液,當剪斷應力發作轉變時,粘度也有分明的轉變發生。例如:在牛頓流體中,壓力從1添加到了10的時分,則流出量添加了10倍。以塑膠熔液來做相同的實行,當壓力從1添加到10,其流出量能夠添加了100倍,或500倍,甚至1000倍(按照分歧的塑膠而定)。
4.塑膠資料之選擇
設計成品之初即應選擇所用塑料,但大都未將模具并入思索。但能夠的話,所選用的資料應使模具之制造簡略才好。成形縮短率小者(PS、ABS、PC)的尺寸精度較易達到。而成形縮短率大者(PP、PE、POM)較難做到尺寸精度(模具的公役為成形品公役之1/6)?;顒訒r黏度比擬大者(ABS等),溶液較不易流入裂縫中,但黏度小者(如PA、POM)即便間隙很小溶液亦易于進入。
成形時之溫度較低者(PS等)較易成形且成形周期亦快,但成形溫度高者(PC)則較慢。
成形時不易蛻變或分化者(PS、PE、PP等),量產時不易惹起質量不穩的不良品,但成形時易發作蛻變或分化者,若不嚴厲要求成形前提(模具可以精細節制成形前提)則無法量產。此在熱澆道之景遇下問題尤其嚴峻。